现在位置:首页> 学习教育 > 小学课堂 > 校本课程《有趣的数学故事》教学设

校本课程《有趣的数学故事》教学设计

时间:2022-03-10 14:11 小学课堂
  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等环节。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校本课程《有趣的数学故事》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本课程《有趣的数学故事》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数学故事本身对一年级的孩子就有很强的吸引力,阅读数学故事便是学生、教师、故事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读数学故事的过程中,引领学生跟故事中的主角一起进入到美妙的数学乐园,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会发现:数学并不枯燥,并不难学,它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美妙!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睛去发现故事中的数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在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激发学生创造自己心中数学故事的热情,引导学生在广阔的想象空间与思维空间中自由的驰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

  二、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有趣的数学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在故事中获取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经历自创故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创造力。3.通过展示交流自创的数学故事,初步学会评价与自我评价,学会欣赏他人作品。

  三、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发现有趣的数学。

  四、学习难点

  创作绘本,寓数学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

  五、学习准备

  数学绘本故事《珍珠宝盒》、彩笔、空白画本。

  六、学习流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热情

  1.听故事,教师利用多媒体讲数学绘本故事《珍珠宝盒》。故事内容见附页。

  【设计说明:引领学生跟故事中的主角一起进入到美妙的数学乐园,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会发现:数学并不枯燥,并不难学,它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美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议故事,获取故事中的数学信息,解决故事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1)在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2)打开珍珠宝盒的秘密是什么?(3)你认为故事中谁最聪明?为什么?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在故事中获取数学信息,并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更是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激发学生创作数学故事的热情,水到渠成。】

  (二)自己动手,编画数学绘本故事

  大家都喜欢听数学故事,又非常爱动脑筋思考故事里的数学问题,那我们能不能自己编数学故事呢?那就拿起你手中的彩笔,发挥你的想象,来编一个彩色的数学故事吧!

  在编数学故事之前,老师有个难题想请教大家:1.数学故事与其它的童话故事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2.编数学故事应注意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数学故事的特点:数学故事中要有数学信息、数学知识。

  学生自由编画数学故事。【设计说明:在学生充分理解数学故事的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自由的驰骋,为学生创造一个深刻而丰富的课堂,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三)展示精品数学故事

  展示自编的数学故事。

  1.小组内交流,每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2.全班交流优秀作品,每组选一名学生上台讲数学故事,故事讲完后,引导学生共同解决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3.你认为谁编的数学故事最好?好在哪里?

  4.你觉得自己的数学故事编得怎么样?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那就修改一下吧!

  【设计说明: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在自编自讲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建立评价与自我评价意识。同时,情感的激发,观察、思辨、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培养。】

  校本课程《有趣的数学故事》教学设计

  一、本课程概述:

  数学是重要的,它是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语言,同时,又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必备素养,它对培养人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以替代的作用。所以,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看待数学教育对于人的重要意义。

  著名特级老师张思明说:现在的数学教学成了典型的“烧中段”,不知道知识的源头,也不知道知识的去向,这样学习的兴趣肯定起不来。正是从这些角度考虑,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数学资源,包括民间数学趣题、数学古题名题、数学史、数学家的介绍,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探究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使数学内容更充实、数学课程更丰满,还原一个有趣的、富有人情味的、甚至是可错的数学真实面貌。数学是丰富的,它不仅是公式、计算,它还有历史、故事等等。它不仅可算,还可读、可做、可玩。

  结合人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将与人教版教材内容有关的一些数学知识、数学文化、数学小故事,以及一些经典的数学问题等编入了校本课程资源。内容和呈现方式着力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使原本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能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终身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和整理民间流传的数学趣题、智力题,挖掘数学学科的人文性,充实数学内容,充分展示并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

  2、以更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数学知识、历史、文化、故事等,以通俗的方式给学生介绍,增强数学的可读性。

  3、通过开展寓教于乐的数学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喜欢数学。

  4、把数学讲简单,教明白,努力让数学学困生“脱贫”。

  5、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用数学思维方式思考的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部分是关于生活中的数学,包括身边的数学、民间口口相传的数学趣题等。

  第二部分是历史上的数学,包括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名题介绍等。

  第三部分是好玩的数学,包括数学活动、数学游戏、数学阅读、数学写作等。

  每一年级段的内容都有这三部分,分别根据各年级的国本课程进行选择、补充。

  四、有效推进课程的措施:

  1、关于起始年级及学段

  考虑到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数学兴趣受阻的年段更多集中在三年级,一是因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接触的数学概念逐渐增多,概念逐渐抽象化;二是从三年级开始数学教学对学生的要求逐渐加大,如计算、如解决问题等。这个年级段,往往也是数学开始两极分化的分界线。我们要注意及时介入,努力保护好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根据年龄特征及内容的特点,打算把一至六年级分成三个学段,其中一二年级为低年级段,三、四年级为中年级段,五、六年级为高年级段。

  2、关于内容

  分三个部分,分别是“生活中的数学”、“历史上的数学”、“好玩的数学”。这些内容的选择总的设想是根据各年级与教学同步的数学内容来设置,既便于教学补充,又便于校本教材内容的实施。

  3、关于实施

  (1)、采用小组活动及个人活动。包括组织数学探究活动、数学阅读、数学写作、观看数学家故事视频等形式。

  (2)、根据教材内容做好必要的资料、资源准备。制订切实可行的校本教材实施方案。

  (3)、定期通过博客、墙报、手工报等平台展示学生的学习心得或活动成果。每学期根据节日时令组织一次知识竞赛等活动来集中展示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参照附表1)。

                                     

  

 有趣的数学      校本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教学

时间

备注

第三周

(2.27-3.4)

1、 趣味数学题3道

2、一位数学家的故事(高斯)

3、数学小故事

 开发学生智力,了解数学家科学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制作教学课件

2.28 

 

第五周

(3.12-3.18)

 1、 趣味数学题3道

2、一位数学家的故事

3、数学小故事 

 开发学生智力,了解数学家科学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制作教学课件

 3.13

 

第七周

(3.26—4.1)

 1、数学巧算

2、数学家故事(华罗庚)

3、数学小故事

 

 开发学生智力,了解数学家科学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制作教学课件

 3.27

 

第九周

(4.9—4.15)

 1、数学智力题

2、数学家故事

3、数学小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阔学生思维。

 制作教学课件

 4.10

 

第十一周

(4.23—4.29)

 

 1、数学游戏

2、数学故事

3、数学家故事

 

 

 开发学生智力,了解数学家科学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制作教学课件

 4.24

 

第十三周

(5.7—5.13)

 1、小课题研究

2、数学家故事

3、数学家故事

 

 

 

 开发学生智力,了解数学家科学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制作教学课件

 5.8

 

第十五周

(5.21-5.27)

 

 1、小课题研究成果汇报

2、数学趣味竞赛

 

 

 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探究过程。

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

 

 制作教学课件

 5.22

 

第十七周

(6.4—6.10)

 1、数学趣味竞赛公布成果,请同学介绍经验。

2、数学家故事。

 

 1、学生相互学习好的学习品质,取长补短。

2、学习数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

 

 制作教学课件

 6.5

 

第十九周

(6.18—6.24)

 1、数学趣味故事。

2、巧思妙想

  

 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制作教学课件

 6.19

 

  校本课程《有趣的数学故事》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童年是培养思维的最佳时期。数学思维训练,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打破常规,灵活思考,给学生以知识的更新、智慧的成长,让学生收获无穷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发现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首先要求学生做到“五会”即“会看、会听、会说、会想、会做”,在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动一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分析、判断等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观察、动手操作、创新等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训练重点:

  以数学思维训练为途径,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本学期重点让学生在观察、想象等多项活动中,多角度,多层次地看看,做做,想想,试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去训练、去思考、去探索,并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四、主要措施:

  1、以新课程的理念和当下的习惯特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为依据,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2、学习内容以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为主。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把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

  3、课前教师认真准备好课堂内容,学生认真准备好学具等学习材料,课上共同配合好每一个教学活动,把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落实下去。

  4、在课堂已有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强化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和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应用中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